12.06.2007

初遇林懷民

雲門舞集 創辦人──林懷民先生,今日前來敝校進行演講。




我最初知曉林先生,是我小四時無意間翻閱某雜誌的專欄版,從此對這名台灣編舞家有了初步認識,當時也只是粗略知道他是名現代舞作家,並不認為有何特別,所以直到今天聽演講之前,我實際上是沒啥興致的。





一如平常聽一些演說般,我走入學校禮堂,面對以紅色布幕裝設的舞台,兩面投影機 螢幕已安置妥當,學生們迅速入座後,演講於焉展開。





一段旁白的話:「歡迎各位的蒞臨參加!古人云:『黃帝命大柔作雲門大卷。』雲門──相傳為中國最古老的舞蹈,舞步,舞曲皆已失落,僅留下雲門這美麗的名字,1973年,林懷民先生即以此名創辦『雲門舞集』舞團,34年來創作不輟,成為台灣少數世界聞名的舞團,更是台灣許多父母和孩子們可以共同回憶的文化‧‧‧」





旁白結束演說後,禮堂內的音響傳出悠揚的樂音,投影布幕上先是出現一排看似古人的文言文的句子,之後,螢幕上顯示一段雲門舞集於1993年發表的舞作「九歌」的一小片段舞碼,一名穿紅衣的女舞者,站在四周有群手握鞭子的人中央,人們拍打地板,「啪!」紅衣舞者跟著舞動四肢關節,舞碼在人們大聲喊叫後告一段落。




在我正疑惑本演講的主講人──林懷民先生在何處,久久不現身時,觀眾席間忽然傳出掌聲,抬頭一看,一個在報章雜誌上的熟悉身影,一名身穿黑色毛衣的人,在燈光引領下,走入舞台中央,他──正是雲門創辦人──林懷民。

「各位一中同學午安。」他說話時那輕柔,富有文人氣息的嗓音緩緩說出:「今天我來到這裡,希望和各位談談『九歌』它的內含及意義。」
他說話時,還不時移動腳步,把面朝向四面八方的聽眾,我知道雲門在世界各地都有公演,而且林先生每次都會上台發表短小演說,果然是上過國際舞台的人,說話是如此自然灑脫,又不失文雅風範。

林懷民說:「九歌乃中國古代祭神之舞蹈音樂,來自於各地,而後屈原將其集合,定名九歌,九歌中有對自然神,也就是天地四神的敬畏,古代所謂舞作家,實為『巫師』,『巫』在古時是稱可與自然對話的人,科學未發達之年代,巫師是很重要的,古人大多數的舞蹈都以敬神為主,古人尚以圖騰做為部落標記,像是黃帝所在的有熊氏,又如詩經所云:『天降玄鳥〈黑鳥〉,而生商人。』意謂商朝人認為自己的祖先是黑色的鳥〈烏鴉嗎?〉。」

林先生用循循善誘的技巧,將我們帶入遠古中國,使我身歷其境地感受到古代傳說如「履大人跡」、還有神獸,如龍的故事,他也講述20多年前他於東南亞某小村莊看到,可謂保存最佳的古代祭神舞蹈,在此不加贅述,他娓娓道來這些古老的魅力,令我讚嘆之餘,當他結果演講後,台下竟罕見的起立鼓掌五分鐘之有!


林先生真可謂博學多聞,彷彿跟我上了一堂藝術人文課程,以往我都以為現代舞只是種艱澀難懂,孤芳自賞的東西,但林懷民卻實際把它介紹給我們,無怪乎有西方學者說:「林懷民可說是亞洲舞蹈的代名詞。」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